日本历史的起源

来自:    发布日期:2023-03-22
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
1、“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
2、“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
3、“演变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扩展资料:1、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
2、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
3、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
4、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日本国)


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在约3万4千年前,从日本列岛华北地区传来被称呼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岛全区被广泛的使用,但在约2万年前由西伯利亚过来新的称呼为细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东日本传开。
伴随着从东亚迁入日本的渡来人,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同时一些如奴国等的小国也开始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
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武家势力。平氏被赶出京都,将朝廷迁往福原京,之后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
1192年,武家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创建镰仓幕府,并展开幕府统治,开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时代。
1867年末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情势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江户时代结束。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1895年2月,清军溃败,清廷被迫派李鸿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并以战败国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签订了条件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日本于1910年并大韩帝国入版图,是为日韩合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向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殖民地。1914年9月,日本向德国宣战,发动青岛战役,11月攻占青岛。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扶植傀儡国家满洲国;再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并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等太平洋地区。
从1945年9月2日战败到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期间,日本被盟军军事占领,由美军为首的驻日盟军司令部(GHQ)统治,实行财阀解体政策,对垄断资本进行大规模重组;日本除了失去所有属地,也暂时被迫移交小笠原诸岛与琉球(原冲绳县)予美国军政管理。
进入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透过往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小波段复苏的伊邪那美景气,但是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海啸,索尼和丰田等指针性大企业纷纷出现巨大亏损。

扩展资料日本文化:
日本为一岛国,地处东亚大陆的东北面,与朝鲜半岛、满洲及西伯利亚相隔着日本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一直与东亚大陆文化保持着自身独特性。日本一方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有自身的特色。自公元4世纪到9世纪,就有渡来人带来东亚文化。
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为日本带来了汉传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随着汉传佛教传到日本的,是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并称为日本的“雅道”。随后到十世纪左右,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交流变少,开始发展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风文化,而京都则成为日本的文化中心。
16世纪中叶,欧陆文化传到日本,后来因贸易保护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欧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停滞。直至十九世纪,日本才在美国的外交压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欧陆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复兴,后来更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员。


相关可能感兴趣的

有事请联系我们,服务邮箱
Copyright © 网络排行榜